【科技日报】是兴趣,同时也是事业
2017-01-09
文章来源: 科技日报
  坐在对面的赵忠贤看上去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头,操着一口带有东北口音的普通话。
  然而,记者手里的材料却显示着这位73岁老科学家的层层光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今年1月10日,赵忠贤所在集体因“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而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该奖此前已连续三年无人问鼎。赵忠贤作为获奖代表从国家主席习近平手中接过了获奖证书。
  对于很多人来说,一生能有一次机会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已是终生荣幸。然而赵忠贤却是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9年,他就因“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及研究”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此外,他还曾两次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今年初再次获大奖后,有人对赵忠贤说,一辈子拿一次自然科学一等奖就很不容易了,你居然拿了两次。赵忠贤说,当初做研究时我真的从来没想到过会拿奖。
  “我的运气比较好”
  赵忠贤是辽宁省新民县人,“那个时期我们还很穷,一个县可能都没有一所中学,几个县才有一所高中啊。学生能上大学的比例极低。我的同龄人很多都没有机会上大学。我很幸运,上了大学。”赵忠贤一说运气。
  上世纪60年代,上大学不容易,大学毕业生想搞研究也不容易,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少毕业生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1964年,我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时直接分配到了中科院物理所,可以搞研究。我学的是低温超导,分到所里后做的研究也是超导。我的运气比较好。”这是赵忠贤再说运气。
  赵忠贤把自己能获奖远远地扯到了能上大学、能被分配到物理所从事科研工作上了。尽管他个人在科研工作中非常勤奋,持之以恒,并且这也是他能获奖的最重要原因,但他还是要感谢。他感谢的是那个时代给予他的机会。他是个爱感恩的人。
  做科研很快乐
  从1976年开始探索高温超导临界研究,到现在已经38年了。赵忠贤的工作主要就做一件事:探索高温超导体和研究它的机理。“我喜欢这项研究,所以我能坚持下来。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把个人兴趣当作事业来做,这有多快乐!”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赵忠贤在几十年的科研工作中就是由兴趣牵引,一步一步地登上了高温超导领域的科学之颠。兴趣带来的除了成果,还有快乐。
  有人问赵忠贤:你搞的高温超导研究很枯燥吧?他说,我没感到枯燥。因为我每研究一段时间后就能看到新的东西,也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每个人的幸福感觉不一样。我能够看到崭新的世界,我就感到很幸福,很高兴。虽然有时生活苦一些,干活累一些,但做我自己愿意做的事,我就感到很快乐。”
  赵忠贤的人生是科学人生,也是快乐人生。
  快乐人生中就没有烦恼吗?当然不会。不过,有时也在于你怎样看待这些问题。
  1987年,在美国物理学年会上5个人受邀做特约演讲,赵忠贤就是其中之一。容纳1100人的大厅里挤进了3000多人,分会场也是人满为患,就连走廊里的闭路电视也被团团围住。“面对几千人参加的年会作演讲,向世界展示中国超导研究的重大突破,我感到光荣与骄傲。但回到家,赶上没有蜂窝煤了,我脱下西装,蹬上板车带着儿子去买煤。虽然前后形象反差有点大,但生活里我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在世界物理学领域都有一定发言权的科学家,自己蹬车拉煤,做着社会上最简单的体力劳动,这在今天真是难以想像。
  如今的科技界,许多人都说申请经费困难,并为此牢骚满腹。赵忠贤曾经担任过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也曾为经费问题东奔西走,但他却认为:困难是困难,但经费总是有的,并且还是在支持么,是相对稳定的支持。“我认为这种支持是高温超导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
  社会上有人在研究某些科学家为什么会获得成功。或许,赵忠贤所具备的感恩情怀、快乐工作和良好心态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吧。
  如今,赵忠贤还在从事高温超导研究。愿他永远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