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态物理前沿讲座 2010年第六讲
题目: 生物和软凝聚态体系的结构相变
时间: 2010年11月30日 10:30
地点: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D楼212大报告厅
报告人: 张凌云
报告人简介:1997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而后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学、加拿大McMaster University和University of Waterloo、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等单位进行研究工作,2007年11月回国工作。已经完成和发表40余篇SCI文章,刊登在Science和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杂志,文章已经被他人引用500余次。 目前的研究方向是生物物理和软凝聚态物理,将凝聚态理论和统计物理与实验工作紧密相结合,利用数值和解析的方法和手段去研究DNA、蛋白质和生物膜等生物体系以及聚合物、胶体颗粒和液晶等复杂体系的相变及输运特性。

报告摘要:软凝聚态或称为软物质涵盖了大量与日常生活和工业相关的各种不同系统,从聚合物到胶体,从液晶到表面活化剂,从肥皂泡到大分子溶液。软物质表现出与固体和液态不同的特性,它经常有更多丰富和多变的形貌,最突出的性质是它的自组织能力,理解这些体系的自组装和结构相变对新材料的制备和新结构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系统复杂程度的增加,仅仅有相互作用还不能决定物质结构的最后状态,因此软物质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全新的物理问题。在这个报告中,将以聚合物、胶体和生物大分子三种典型的软物质为代表,介绍了最近几年我们从实验和理论以及数值方法对生物和软凝聚态体系中结构相变的研究和探讨,通过理论和实验结果的定量比较进一步阐述了这些体系结构相变的物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