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
题目: [应用物理前沿讲座(2025年第3期)] 光学超振荡和远场超分辨成像
时间: 2025年04月01日 14:00
报告人: 黄福敏
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数学和物理学院
报告人简介
黄福敏,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和硕士,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博士,先后在南安普顿大学和剑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现为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数学和物理学院高级讲师。主要研究兴趣包括超分辨成像,纳米光子学, 二维材料。首次在实验中观察到光学超振荡现象,并建立了如何在远场实现给定超振荡光场的理论模型。发现了一种利用金衬底制备宏观尺寸长达厘米级别单层二维材料的机械解理方法。
报告摘要
实现远场无标识普适型超分辨成像是光学成像技术的终极目标。2014年STED和STORM技术获得诺贝尔奖, 但它们需要对生物样品进行荧光标识,因而在应用方面有其局限性。普通显微镜的分辨率大约在半个波长左右。传统理论认为这是由光的衍射效应根本性决定的,因而是无法突破的,但这种看法实际上并不准确。这里我将介绍一种叫超振荡(superoscillation)的物理现象。通过超振荡可以在远场实现任意小的光斑,从而实现超分辨成像。这种超分辨成像将是普适型的,无需荧光标识,可以深入样品内部。我将介绍超振荡的原理,研究现状,前景和有关挑战。
报告地点: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怀柔园区MA楼224会议室
邀请人:李永庆 研究员
联系人:孙丽(18601300418)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应用物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