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所团队在第一届能源电子产业创新大赛总决赛中荣获佳绩
2024-02-02
文章来源: 清洁能源实验室E01组

  1月16日—18日,为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相关决策部署,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的指导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联合地方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一届能源电子产业创新大赛总决赛及颁奖仪式在四川省宜宾市召开。大赛分为太阳能光伏、新型储能产品、关键信息技术、重点终端应用四个赛道,旨在紧抓能源电子产业发展新机遇,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

  本届大赛共征集到参赛作品808项,大赛主办方特别邀请了由11位院士领衔,并汇集政产学研用资等多个领域的200多位权威专家组成的大赛专家委员会,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了严谨的形式审查、预赛筛选、初赛选拔和决赛较量等阶段。最终,共有99项优秀作品成功脱颖而出,获得了进入大赛总决赛的资格。经过激烈竞争,大赛决出了特等奖3项、金奖6项、银奖12项和铜奖24项。其中,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作为核心力量,联合中科海钠、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组建的三支参赛队伍表现卓越,分别摘得了总决赛的金奖、银奖和铜奖,充分展现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在能源电子产业科技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获得了大赛评委团的一致认可,也体现了社会各界对该领域科研进步的高度关注与肯定。 

  总决赛金奖,储能分赛道技术创新奖获奖项目为“180 Wh/kg圆柱形钠离子电池”。完成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本作品通过解决钠离子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高电压稳定循环的难题,突破高容量无定形碳负极的规模化制备,基于高电压电解液实现高稳定正负极界面的构筑,成功研发出一款兼具低成本和高能量密度的钠离子电池。本作品钠离子电池单体电芯的能量密度高达180 Wh/kg,已达到了与磷酸铁锂/石墨锂离子电池体系相当的水平,在全球钠离子电池研发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总决赛银奖,储能分赛道技术创新奖获奖项目为“高电压水系锂离子储能电池”。完成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本作品高电压水系锂离子储能电池采用全锂离子嵌入电极材料,正极材料低成本的锰酸锂材料、负极采用低成本的二氧化钛材料,电解液采用新型宽电位水系电解液,整个制造过程不需要控制气氛和水分,该作品解决了宽电位水系电解液的研究和开发、水系电解液对电池其他部分的兼容、水系电解液与电极界面SEI的调制,实现了质量能量密度65 Wh/kg,体积能量密度200 Wh/L的本质安全的水系锂离子储能电池。

  总决赛铜奖,储能分赛道创新创意类二等奖项目为“一种具有粘弹性的无机玻璃固体电解质”。完成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本作品报道了一类兼具无机晶体固体电解质高离子电导率、耐高电压和有机聚合物固体电解质柔性的新型粘弹性无机玻璃固体电解质。这种固体电解质能够在室温下实现多次弯曲和折叠,解决了固态电池正极界面在力学和化学上的稳定性难题,首次实现了真正室温下无需外界压力即可正常运行的全固态锂/钠电池。该作品颠覆了以往人们对无机固体电解质难以具备聚合物电解质粘弹性的认知,为固体电解质的研发开辟了新的方向,为全固态电池的发展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将秉持过往的科研精神和成果积累,积极进取,乘势而上,在储能技术领域持续深挖与探索,致力于取得更多具备显著实用价值的研究突破,为推动我国乃至全球清洁能源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