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 35
题目: [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系列学术报告(35)] 从单分子电导到单分子器件 From single-molecule conductance to single-molecule device
时间: 2013年06月21日 14:00
地点: 物理所M楼249会议室
报告人: 洪文晶
瑞士伯尔尼大学摘要:
分子电子学是一门研究单分子水平上的电荷传输性质的学科。我们开发了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断结法(STM-BJ)、机械可控断结法(MCBJ)、以及导电探针原子力显微镜断结法(CPAFM-BJ)的三台单分子尺度分子器件测量仪器系统。通过创新性采用了自主设计的基于指数放大器的电流电压转换模块,我们成功将单分子测量仪器的电流分辨率提升至10法安水平。基于这一系列仪器平台和相应开发的统计分析软件,我们与来自英国、荷兰、德国等国的多个课题组在欧盟玛丽居里奖学金框架下的FUMMOLS项目中密切合作,系统研究了分子共轭程度、分子长度、分子能级、分子支链与分子电导的相关性并系统比较了不同连接基团对于单分子电荷传输性能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后续开展了一系列以光、电化学电位、PH值触发的单分子开关器件研究。
[1] W. Hong et al., J. Am. Chem. Soc. 134, 2292 (2012)
[2] W. Hong et al., Beilstein J. Nanotechnol. 2, 699 (2011)
[3] V. Kaliginedi et al., J. Am. Chem. Soc. 134, 5262 (2012)
[4] W. Hong et al., J. Am. Chem. Soc. 134, 19425 (2012)
报告人简介:
洪文晶,2007年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工系,2007-2009年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师从石高全教授攻读硕士,2009-2013年于瑞士伯尔尼大学师从Thomas Wandlowski教授攻读分子电子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单分子器件和石墨烯材料的电荷传输性质,以及相应的高精度精密测量仪器和统计分析软件研发。迄今为止共计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包括五篇论文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此外,两篇第一作者论文分别在2011年和2012年成为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 和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杂志的最佳引用论文。迄今为止个人论文总引用800余次。2011年获Electrochemisry communication award,2013年获国家自费留学奖学金并受邀参加海外人才走进科学院项目。
联系人:杜世萱研究员(82649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