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
题目: [栖湖讲座(第102期)] 基于BIC效应的高效THG超表面
时间: 2025年04月21日 16:30
报告人: 董凤良 研究员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报告摘要:

近年来,光学超表面因其几乎可任意自由度调控光波前的优势,迅速成为纳米光学和纳米光子学领域的国际前沿研究热点。因其多模式共振形成电场的高度局域化和电场增强,可显著提升非线性谐波产生效率,且不需要苛刻的相位匹配要求,光学超表面是非线性光学的理想器件设计平台。转化效率是非线性光学超表面器件的关键性能参数之一,本报告围绕三次谐波超表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准BIC效应的Si材料非线性光学超表面。通过结构双臂的共振模式协同作用,实现了多个BIC模式的THG高效转化。仿真结果表明,我们的设计可实现1 GW/cm2 峰值泵浦功率条件下>3%的THG转化效率。拟通过实验验证和确认我们设计器件的THG高效转化。

报告人简介:

董凤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纳米技术发展部主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授课教师,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批青年学者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第四、第五届理事。The Innovation期刊青年编委。研究方向为极限加工与纳米光子学器件,主要包括金属纳米光栅像素偏振芯片的制备、集成、应用和光学超表面的波前调控及应用研究,在Advanced Materials、 ACS Photonics、Nano Letters、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等国际国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授权10余项。主持或以研究任务负责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10余项。

邀 请 人:方少波 shaobo.fang@iphy.ac.cn

联 系 人:王慧颖 why@iphy.ac.cn

报告地点:怀柔园区X1南楼101会议室

腾讯会议:323-986-458

会议密码:2025

(往期内容请前往以下网址查阅:https://iop-hr.iphy.ac.cn/#/info?typ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