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报告摘要
声子与电子-声子耦合是传统超导配对机制的关键要素。在非常规超导体系中,超导性常呈现空间非均匀特征,其与局域原子及声子结构的关联机制亟待阐明。例如是SrTiO3衬底上单层FeSe的超导转变温度显著提升现象,其中界面声子虽被确认起关键作用,但因局域声子表征的技术挑战,其微观机理仍不明确。本报告将介绍基于原子分辨电镜成像与电子能量损失谱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探讨该方法在FeSe/SrTiO3界面、无限层镍基超导界面及铜氧化物超导等体系中的应用成果。研究发现界面局域声子模式可能对超导增强具有重要影响,为理解超导机制提供了新视角。最后将展望该表征技术的未来发展及其在量子材料研究中的潜在应用。
报告人简介
时若晨博士分别于2018年获得复旦大学学士学位,2023年获得北京大学博士学位,2023-至今在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开展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高鹏教授。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相关论文4篇。2024年至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等科研项目,入选2024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项目,相关研究成果曾获2021年中国半导体十大进展。
代表性论文
[1] Shi, R., Li, Q., Xu, X. et al. Nat Commun 15, 3418 (2024).
[2] Qi, R., Shi, R., et al. Nature 599, 399–403 (2021)
欢迎感兴趣的博士后进行相互交流,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参加!
腾讯会议:583-559-796(会议密码0708)
主持人:朱学涛 研究员
联系人:柯芬 (82649929 kefen@iphy.ac.cn)